• 首页
  • 全国快三号码对照表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与神对话2》: 空间是展现出来的时间, 所有事件同时发生

    发布日期:2025-02-02 19:37    点击次数:65

    写在前面

    《与神对话》第二卷中,神对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人类创造“年”“月”“分”“秒”以衡量“时间”的流逝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主要的观点是——“时间不是一种动体,而是一个供你们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运动的场。”

    “时间是不存在的。所有事物是并存的。所有事件是同时发生的。”同时指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时空连续体”说法的正确性。这与纪录片《宇宙的结构》中科学家提出的时空扭曲说法相一致。时间是个幻象,所有一切都在此刻发生,这也正是活在当下力量的重要所在。

    引文

    “空间是展现出来的时间。此时之外,别无时间。没有时间,唯有此时,唯有此刻。宇宙间只有“现在”。时间是一种幻象的东西,“时间”是一种“上和下”的东西,请把它想象成一根轴,代表着永恒的此刻。”

    “其实运动的是你们,并非时间。时间是不动的,宇宙中的时刻是唯一的。因而我们可以明白,“流动”的并非时间,而是各种穿过你们称之为空间的静止场和在此静止场中移动的物体。时间只是你们用来测量运动的方式。”——《与神对话》第二卷

    时间是个幻象——力量就在当下

    时间是一个幻象,时间创造了空间,也创造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

    正如《死过一次才知道爱》的作者艾妮塔·穆札尼叙述濒死经历时所说——她体验到自己就如一条丝线,穿过前世、今生以及来世的一条织锦,她看到自己有很多选择,已经选择的和没有选择的,也看到这条织锦还没有完成。在那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所有的一切都在当下发生。

    因此,再怎么强调“活在当下”(present,“当下”即是“礼物”)也不足为过。每个“当下”都改变着我们的过去,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遗憾的是,不少人因忙着赶路错过当下,因沉迷过去的悔恨对当下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或因对未来的担忧、美好幻想而无视当下,等到意识到错失当下的时候,那个“当下”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人生成了不断的错过。恰如席慕蓉的一首诗所说:“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丫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

    曾经,我也匆忙赶路,像追赶火车的人,每天安排满满,认为做得越多越好。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下一件,结果,做事的时间根本不够,还容易分心,有些重要的事没有时间彻底完成,心里如一团麻。相反,当我确定做事的时间和地点,给足做事的时间时,就会沉浸当下,专注享受做事的过程,做事顺畅且有成就感。

    曾经,我也会不自觉回想过去,思考如果当初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会有多不同,遗憾没有做出那个貌似结果可能更好的人生重大选择;有时又担忧未来,思绪在过去和未来中穿梭,忽视很多真实的此刻。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发现因为没有活在当下又留下些许的未尽全力的遗憾。

    星云大师在《六祖坛经讲话》中提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中“无念为宗”指的就是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修“定”),对当下的境界不贪着(持“戒”),对未来的境界不幻想(修“慧”),做到不活在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每个真实的瞬间。

    巴夏老师在“当下的礼物”视频中再三强调当下的力量,他说:“你需要的一切都在当下,一切的一切。任何此刻正在发生的事,都是需要在此刻发生的事情。并且,参与到当前发生的事情中,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前进。你认为你必须去别的地方,而不是就“在”此时此地。

    没有什么地方,比你此刻所在的,更重要的了。你需要学会,从每一个当下中,汲取那些,为你而存在的、丰富多彩、值得你好好赏味的东西。你必须放过自己,敞开心扉,感激/欣赏当下发生的每一件事。因为,不论当下发生什么,都不会再发生了。”

    是的,“不论当下发生什么,都不会再发生了”,略过脸颊的和风,听到的悦耳音乐,细雨的呢喃,雪花的浪漫,以及坐在你身边的人......他们都是此刻所独有的。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作者卡巴金博士在书中提到美国《纽约客》杂志上的一幅漫画,两个剃度僧人,一老一少,老者对充满困惑的少者训诫——“下刻虚空,此刻即是”。书中这样写到:“当我们不再一心希望当下会发生点什么时,我们就等于迈出了一大步,能够面对当下了。”

    正念修习冥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卡巴金博士如此定义正念:

    “正念意味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这种专注使我们对当下的现实更直觉、更清明、更接纳。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我们的生命只在一个又一个当下中展开。

    同样,若忽视当下,那么在深藏于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我们无意识下做出的举动和行为将会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其他问题。”

    人生不会重复,没有复制和粘贴,没有删除和恢复。你走的每一个脚步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一个瞬间都是你人生剧本的落笔,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你未来的走向,所以请你珍惜每个当下,活在当下。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会开始看到那些向你走来的机会,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

    延伸阅读——时间并非像河流一样流动

    《宇宙的构造》这部纪录片对《与神对话》中的时间幻象做出了更详细的解读。

    通常,我们认为时间像河流一样向前流动,一去不复返。这和牛顿的观点一致——时间总是以同样的速度改变,不随外物而改变。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它。

    但爱因斯坦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爱因斯坦认为时间会以不同的速率运动,对于你我来说,速度并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以不同的速率进行,没有所谓的宇宙标准时间。

    在空间的运动和时间的流逝之间,有极微妙的关系:你拥有其中一个越多,你拥有另一个就越少。也就是说,空间中的运动会影响时间的流动。

    对于正在移动的人,时间跑得更慢了。过去、未来和现在之间的不同,可能只是一个幻象。我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发生的事情看成一张张快照合集。整个宇宙的瞬间,全部拍下来,会看到每一个地方,时间的每一个瞬间,从140亿年前,宇宙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到银河系的形成,以及四五亿年前的地球形成,再到恐龙时代直到今天地球上发生的事,都在这张照片中。

    纪录片中有一个生动的例子。

    一个外星人和一个在加油站工作的朋友,他们不移动的时候,时间薄片相同。但如果外星人骑上车子向远离地球的方向骑去,由于动作减慢了时间的流动,他们的钟报时的频率便不再一样。

    外星人角度向过去倾斜一点点,跨越光年的角度,跨越造成时间上巨大的影响。他的时间来到了过去,时间切片切换到过去。此时看到的加油站朋友,可能是出生后的婴儿。反之,外星人,调转车头,驶向地球,它的现在切片则来到了人类的未来。

    爱因斯坦认为,过去、未来和现在同样真实,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它们的存在方式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个幻觉,就像电影存在于胶卷上,所有的时间已经存在了。

    我的理解是,时间像胶卷一样存在,不同的是,电影的胶卷影像是唯一的,而我们的时间胶卷具有不确定性,有万千的可能,这和平行宇宙有关。关键是我们选择哪一个剧本,哪一个身份,选择哪一个平行宇宙,将它在现实世界呈现出来。

    《宇宙的构造》纪录片将宇宙中不同地方发生的事件,看成是“现在切片”,把时空想象成一块面包,就像有不同的方式把面包切成一片片,同样有不同的方式把时空分割成一个个现在切片。不同移动的人对时间的理解不同,是因为他们的薄片是以不同的角度切成的。